记者 张红霞 陈昊
2月20日下午,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在联组会会场,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成都政协委员聚坐一堂,回顾过往、对标先进、展望未来,为成都发展各抒己见、建言资政。照见走过的2022年,展望走进的2023年,现场讨论热烈,时时响起掌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于绿色低碳:
试点零碳园区,推行生活方式变革
联组会上,成都市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吕海波提出加快推动成都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的建议。他说,截至2022年8月,已有湖北、浙江、上海、天津、四川、山西、重庆7省市,以及深圳、成都两座城市,发布近零碳排放区建设实施方案。我省要求在2025年前,建成20个左右近零碳排放园区。成都市要求园区、工业企业、社区等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近零碳”建设路径,2025年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等共不少于30个。去年7月以来,将长安静脉产业园—成都环境集团环保园、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中法成都生态园—神龙汽车及配套园、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4个园区纳入全市近零碳排放园区首批试点,标志着成都近零碳排放园区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目前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仍面临指导标准体系不完善、试点建设路径不清晰、长效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吕海波逐一分析,并给出建议:统一近零碳园区标准、做好清晰专项规划,优化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加强数字科技支撑,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引导长远良性发展等。
吕海波的发言引起了现场参会者的共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一座2000万人口、可望见雪山的超大城市,这几年来成都为绿色低碳的努力为市民所见——一年中可见雪山的天数,最多可达75天,“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之于成都,已日益呈现。去年1月贯通的100公里绕城一级绿道受到了市民普遍欢迎,“绿道招商”也成为成都的营商名片。
“成都人喜欢太阳天,但温度升高会使臭氧指标上升,也提醒我们在发展制造业和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一位与会人士说,成都还是要围绕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市场结构优化调整来发力,在源头上、根本上、系统上进行治理,不仅要推动进零碳园区试点,还要朝着零碳社区、零碳楼宇方向去努力。
“接下来,成都要对移动源的排放进行加大治理力度,通过各类措施有效降低移动能源排放。”有关方面人士透露,成都正在推进的“碳惠天府”,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把公共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在社区植树进行平衡,把优质生态环境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为成都发展独特的新优势。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
川藏铁路万亿级市场,成果转化要有效
联组会上,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顾兴树第二个发言,他的建议对准了由川藏铁路牵引的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特色化发展。他认为,成都作为川藏铁路建设“大后方”,有条件依据川藏铁路建设可预见的发展前景及科技创新赋能潜力,抢占市场。
目前,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一期工程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经过调研,顾兴树认为成都有高原铁路的研发实力——拥有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新筑股份等国内从事轨交通研发科研院所和铁路传统优势企业集群,建有各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重点实验室84个,科研触角几乎覆盖川藏铁路建设中需要涉及的所有领域。但是,当前成都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相对较少,围绕产业链部署的畅通创新机制不畅,“链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平台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一些创新成果“躺”在实验室或存在科研技术外流的现象,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把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还有差距。
顾兴树因此提出了建立健全顶层工作机制、精准对接川藏铁路建设需求强链延链补链、提高产学研协作能力、推动各项成果落地转化等建议。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两会”热词。联组会上,与会人员认为,科技成果不仅要加大转化力度,并且转化要有成效。
去年,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天府实验室进入实体化运行,标志着成都科技创新及本地转化进入新阶段。截止去年底,成都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11000余家,同比增长44%,呈现令人欣喜的态势。
据悉,为了更好地统筹创新资源配置、构建大科创工作格局,成都将研究出台科技创新转化10条,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高校,落地转化。
关于亲民亲商热线12345:
把市民和企业的事当成“天大的事”
参加联组会的委员来自一线的有好几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特需病房医疗组组长李玉函带来了建议“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中西区总监龚明带来了建议“用好破产法,促进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关系民生,一个关系经济,都是广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去年,成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留下了多个精彩案例:“共享药箱”等邻里互动令人动容;企业“防疫泡泡”里,员工专注搞生产、赶订单。
有关人士透露,去年成都“8·25”疫情中,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了1000多万条,得到落实、处理的电话有158万条,其他更多的是政策咨询和安抚情绪电话。市民热线服务个性的专班很让人感动,市民满意度都在95%以上,“高分的原因,在于把一件件市民的事都当成天大的事了。”
1月28日,成都“12345亲清在线”正式上线,旨在全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公平的服务。据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成都市场主体累计已经达到了363.89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成都要打造好政企互动的客服平台,帮企业解难题。”成都正在建设全国首个天府中央法务区,以带动全市形成良好的知识环境,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在成都发展有前景、有市场、有公平、有工作。“今年,成都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一位参会委员表示。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兽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